問 路
1840年的鴉片戰(zhàn)爭開啟了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的近代史,1842年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《南京條約》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,此后一戰(zhàn)再戰(zhàn),一敗再敗,在戰(zhàn)敗、割地、賠款的泥沼中越陷越深,曾經(jīng)的“天朝上國”逐漸淪落為列強爭奪的半殖民地。
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,一代代中華兒女展開前仆后繼、艱苦卓絕的抗爭。洋務運動倡導中學為體、西學為用,中國人打開對外學習的大門;變法維新在“我自橫刀向天笑,去留肝膽兩昆侖”的悲歌里被扼殺;1911年,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由秦至清的帝國時代,中國逐步走向共和。
行 路
1921年7月,中共一大在上海的石庫門里召開,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,在嘉興南湖的紅船上勝利閉幕,啟航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。
艱難困苦,玉汝于成。百年的路,是艱辛探索的路,是艱苦奮斗的路。兩萬五千里的長征路,經(jīng)過14個省,翻越18座大山,跨過24條大河,走過荒草地、翻過大雪山,380多次戰(zhàn)斗,粉碎了重重圍剿,開辟了新的根據(jù)地,奠定了新中國;社會主義建設時期,黨領導人民走向建設的一線,突破一窮二白、條件艱苦的局限,新建起較為完整的工業(yè)體系,無數(shù)科研工作者隱姓埋名,扎根大漠,成功研制“兩彈一星”;改革開放后,黨和人民解放思想、實事求是,40多年的時間的追趕,走完了發(fā)達國家?guī)装倌曜哌^的工業(yè)化歷程。1997年7月1日,香港回到了祖國懷抱,一國兩制由設想變?yōu)楝F(xiàn)實。
征 程
2021年,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,人民日報發(fā)表系列評論文章,用“勇于自我革命,永葆生機活力”、“永不驕傲自滿,始終艱苦奮斗”、“永不脫離群眾,永葆政治本色”,回答了“百年大黨何以風華正茂”。
在建黨101周年,香港回歸25周年的榮耀時刻,回望180多年來中華民族由衰而盛的來時路,這條路鮮血和生命鋪就,汗水和淚水交織,不禁心潮澎湃……
“一個人也好、一個政黨也好,最難得的就是歷經(jīng)滄桑而初心不改、飽經(jīng)風霜而本色依舊”,這樣的政黨,必將永遠年輕,必能團結帶領人民踏上新的征程,書寫新的篇章。